文法讲堂——中国网络剧主要审美特征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1-10-12浏览次数:594

报告时间:20211014日(星期四)18:3020:30

报告地点:敬亭学堂224

报 告 人:张智华 教授 

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举办单位:文法学院

 

报告会简介:

许多网络剧作品从题材内容、叙事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呈现出极强的多元化和复杂性,这种多元化和复杂性表现为:一方面任何一部单独的作品都无法成为具有普适性和典型性的网络剧美学典范,另一方面网络剧本身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也在时刻发展变化中。网络剧如果可以被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进行审美分析,一定具有区别于其他艺术的艺术属性。这种艺术属性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艺术媒介的不同。

讲座主要从网络剧多元化的形式与内容建构、网络剧交互性的审美内涵、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倾向、短视频制作的特点与技巧几个方面展开解析。

 

报告人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导、博导,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评审专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影视编剧分支主编。主要从事视听节目创意与制作、电视与新媒体、网络影视、影视创意与编剧、影视文化与批评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等。出版《影视文化传播》《电视剧类型》《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网络时代电视剧产业研究》《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初探》《网络时代中国电影表现方法与电影产业发展》《宋代笔记小说与戏剧影视》等专著16部、合著3部,参与制作电视节目、网络节目多个。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现代传播》《艺术评论》《当代电影》《中国电视》《艺术百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80多篇.。获得北京社科优秀成果奖、广电总局奖(有国徽章)6项。201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6年获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2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