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9#S216寝室,有这样四位“材子”,他们步履坚定、全员保研至985名校,他们不负青春韶华、共赴万里前程。在这四年里,他们曾见过凌晨六点东来广场的日出微光,亦曾披戴过晚上十一点的月光走过景明湖畔,这所校园留给他们太多数不清的珍贵回忆,也记录着他们的奋斗足迹。他们就是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018级2班的王龙煊、翟耀宗、冯少鹏、张荣耀,四人分别保送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一、个人简历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王龙煊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班级职务:班长
推免院校:清华大学
大学期间获奖及荣誉情况:
安徽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合肥工业大学一等奖学金(3次)
合肥工业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次)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国家级二等奖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国家级三等奖
第十四届 iCAN 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安徽省级三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校级二等奖
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
申请发明专利1项(学生第1作者)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学生第3作者)
“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也是王龙煊对待自我发展的态度。初入大一,他便确立了深造的目标,并秉持信心一路前行。三年来,他稳扎稳打、一步一印,不仅在文化课上名列前茅,还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取得了较好成绩。回顾本科生涯,他认为对待学习不要有太多杂念,不以成绩为目的,只求真正将知识学透,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各个方面带来的焦虑因素,在散漫和紧张间找到平衡;要为自己的长远发展立一个大体方向、树一个远景目标,学会享受过程,远近结合、长短结合、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学习之余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入一定精力,实现全面发展。
无惧困难,积极向上——翟耀宗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班级职务:生活委员
推免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大学期间获奖及荣誉情况:
合肥工业大学一等奖学金(3次)
合肥工业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次)
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安徽省银奖
法语朗诵比赛 校级二等奖
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
秉持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以及平和的心态,翟耀宗同学将自己的学习成绩始终稳定在专业前列。不善言语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班级同学,给予大家生活的鼓励。为了挑战自我,学习之余的他还积极接触新鲜事物,如外语、摄影、金融等等,虽然在这些相关竞赛中频频遇挫,但也大大拓宽了他的视野。他认为,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挫折才是生活本态,要学会管理快速流淌的时间、积极面对比赛的失利、跳脱思想心态上的挣扎,用运动释放烦恼,用交流抚平伤痛,而突破挫折往往正是突破自我的最佳捷径。
以身作则,共同进步——冯少鹏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班级职务:文艺委员
推免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大学期间获奖及荣誉情况:
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合肥工业大学二等奖学金
合肥工业大学三等奖学金(2次)
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活动奖学金
合肥工业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国家级三等奖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安徽省银奖
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安徽省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校级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校级一等奖
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
以第1作者在《技术与市场》期刊发表论文1篇:一种智能晾衣架的创新设计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一种锂离子电池基于 MIL-125(Ti)的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冯少鹏同学注重创建班级、寝室优良学风,在自身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带动身边同学主动学习。自入学以来,他一直担任寝室长职务,也十分清楚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总结和复习,回到宿舍后和舍友热烈探讨当天的学习内容,认真解答他们课上不懂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宿舍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学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促使他在学业上有着不懈的追求,也培养了他勤加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冯少鹏同学以身作则,把优秀的学风传递给每一名与之接触的工大人,是令人骄傲的工大人。
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张荣耀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推免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获奖及荣誉情况:
合肥工业大学二等奖学金
合肥工业大学三等奖学金(2次)
参与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
“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张荣耀同学确定读研的目标后,每天坚持完成自己计划中的任务,将学习、生活和娱乐管理得井井有条。他认为学习本就是逆流而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要学会与困难作斗争、与时间赛跑。在学习过程中,他逐渐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集成电路感兴趣的他便主动深耕有关课程,提高实践能力,这也为以后的保研方向打下了基础。在生活上,他注重劳逸结合,平时或是在寝室弹奏吉他,或是与室友相约去健身房锻炼,真正摒弃了“读死书,死读书”。他认为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寝室氛围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正是这样的同伴效应,才让他们四人取得了现如今的成绩。
二、同舟共济,风雨同行
“有困难时相互帮助、在生活中相互支持、在精神上相互共勉”是9#S216寝室成员共同的信条,也是他们集体生活的真实写照。
齐头并进,互励共勉,是9#S216寝室连续三年获得“先进寝室”荣誉称号的诀窍。由于大家都来自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他们在课程学习上有很多共同话题。大三上学期他们学习到《电化学实验》这门课程,其中的测量原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都比较复杂繁琐,使得他们在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时一度陷入停滞。但困难存在的意义不是使人退缩,他们认真分析讨论了实验原理,推导了数据处理的公式,共同学习数据处理软件,广泛查阅资料和文献,最终完成了数据分析,四人该门课程成绩都获得了“优”。
在保研名额申请和等待确定的日子里,在夜以继日努力准备夏令营的日子里,在夏令营和预推免面试后焦急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是室友之间的相互打气、互相安慰陪伴彼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夜晚。对此,他们没有太多的话语,却打心眼里彼此感激。在他们心里,9#S216寝室早已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为他们拂去焦虑,陪他们共渡风雨。
三、“友”你相伴,共同成长
大学四年来,四个男生并没有因为地域的差异而产生分歧, 他们相互勉励、互帮互助,共同在9#S216寝室这个小天地里过着充实且美好的大学生活。
王龙煊20岁生日时,寝室成员偷偷为他买了生日蛋糕,还在寝室关灯点了蜡烛为他庆生,让他深受感动。冯少鹏是河南人,刚来宣城时不太适应这边潮湿的气候,一次半夜时突然肠胃不适,寝室成员马上陪同他乘坐辅导员老师安排的校园巡逻车从宿舍楼到了校门口,再打的火速前往市医院急诊科检查,所幸没有大碍。
在学习之余,他们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方式——弹吉他、健身、乒乓球、篮球……9#S216寝室里,总是一派青春有活力的模样。工大四年,他们从彼此陌生到亲如兄弟,从“单打独斗”到“强强联手”,在9#S216宿舍他们不仅收获了友情,也收获了最好的青春。
寝室成员部分获奖证书
四、青春寄语
王龙煊:对于我们专业而言,理论支撑实践,实践反映理论,因此打好数理基础非常重要,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学好高数、线代、概率论等课程,夯实数理基础,这在未来的专业课学习、考研、读研、实际工作时都有用武之地。
翟耀宗:我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轻言放弃;多爱护自己的身体,坚持运动和锻炼,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冯少鹏:应注重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这样才可以省下大量的课外时间来提升自己。坚定树立一个目标后,实现它的过程固然艰难,但很正常,因为困难的事情往往就是正确的事情。
张荣耀:回首过去三年多的点点滴滴,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越努力越幸运。坚持是一定有用的,即使你认为它没用,即使别人告诉你它没用,它也一定有用。人可能会辜负坚持的意义,但是坚持绝对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人的努力。
你好,工大!
我懵懵懂懂来到您的身边,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憧憬。
再见,工大!
我怀着满腔热血奔赴未来,坚定的目光里写满自信。
缘分让我们相聚工大,
未来无论身处何方,母校都是我们最大的底气与骄傲!
(杨风云、武姝妤、金栌/文图 刘飞/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