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宣城校区工程素质教育中心召开《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座谈会。来自机械类相关专业的16个班级30多名学生代表、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同学们结合《工程训练》课程学习经历,积极反馈学习收获和体验,并对课程建设提出建议。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仅夯实了相关工科理论课程基础,提升了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个人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特别是关于课程开展的智能寻迹小车和智能抓取机械臂小车的项目式教学模块,锻炼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校区工程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吴炜就课程时间安排、设备台套数限制、项目难度提升等问题进行解答,表示将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计,进一步平衡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衔接,尽可能满足同学个性化教学需求。
本次座谈会为《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师生搭建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全体教职工表示,将围绕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工程师贡献力量。
(文/石征 图/石征 审核/吴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