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563~3831038

一、系简介

信息工程系是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批成立的系之一,该系自2012年开始招生,招生专业方向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所含专业具有坚实的办学基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含有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以及执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多数专业所属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安徽省重点学科。专业基础厚,师资力量强,教学管理规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坚实的办学积累,以及新的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一定可以在新的校区形成新的办学优势。

二、专业方向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在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以及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等领域从事产品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动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工艺、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激光原理与技术、电介质物理、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以及光电子学。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能扎实地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专业所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懂得一定的法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部门工作。

专业方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在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微电子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测试等领域,从事器件及系统产品的科研、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相关的高级工程技术、教学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物理方法、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电动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近代物理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AD、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微电子工艺原理、硬件描述语言VHDL以及半导体器件模型等。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能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专业所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翻译等技能,懂得一定的法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岗位工作。

本专业方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掌握电子技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系列课程、计算机及程序设计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微电子概论、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信息处理等。

本专业分为智能信息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微波传输及无线通信等方向。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电子信息产品、系统的开发、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的设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物理光学、激光、光电检测、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学科。

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术人才,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事光信息获取、光信息传输处理、计算机技术、人工视觉以及智能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信息技术基础、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电子学、激光原理、光信息处理、光纤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相应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与管理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在本学院直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是目前国内各高校中少数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学科和科研条件,办学特色鲜明,软、硬件并重,面向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工程应用型及应用研究型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设有软件、分布式控制与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和网络四个特色方向。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

通过专业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将计算机应用于控制、管理、通信、辅助设计与制造、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工程能力。

学生长期以来在各种国际国内科技创新能力竞赛,如ICPC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智能车控制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学生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高。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银行、通信、邮电、IT企业、政府机关、军事国防等行业或部门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开办的新型专业,覆盖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3C技术)和电子、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多个领域。合肥工业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三十所高校之一,该专业已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点培养能够运用嵌入式智能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信息感知、无线传输、数据存储和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知识能力的系统工程型和创新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及自动检测技术、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3S技术等。

毕业生将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可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银行、通信、邮电、IT企业、政府机关、军事国防等行业或部门的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所属电气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徽省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设计、系统运行、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磁场理论、电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工程基础等技术基础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还将学习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机设计与优化、电机控制技术、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等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电力系统各领域、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等行业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制造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在本校攻读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等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方向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信息工程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熟悉智能电网生产运行的规律与特点,了解智能电网发展动态,具有解决智能电网调度、控制与信息通信等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基础、通信原理、智能电网导论、物联网技术等。